download GirlStyle 女生日常 app
劉亦菲主演《玫瑰的故事》帶出的5大愛情觀!從四段感情體悟出幸福密碼,要懂得「愛自己」~

劉亦菲主演《玫瑰的故事》帶出的5大愛情觀!從四段感情體悟出幸福密碼,要懂得「愛自己」~

Trendy 人氣熱話
By raina on 26 Jun 2024
Digital Editor

劉亦菲主演的陸劇《玫瑰的故事》改編自香港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說,自開播以來便受到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其對愛情觀的刻畫。劉亦菲在劇中是一個勇敢追求真愛的女性,通過與各個男性角色之間的情感糾葛,細膩地描繪了不同形式的愛情,無論是初戀的純真、還是成熟愛情中的承諾,每一段感情都讓觀眾聯想到自己的經歷,並引發共鳴和思考!

廣告
廣告

第一段感情:轟轟烈烈的初戀

初戀總是甜美而純真的,黃亦玫(劉亦菲 飾)在《玫瑰的故事》中完美詮釋了這種初次心動的酸甜苦辣。剛出社會的她,很快與合作伙伴「莊國棟」熱戀,那個時候仿佛世界只屬於他們,但莊國棟卻只注重自己的需求,從來不用亦玫的角度去思考,獨自決定去巴黎工作,兩人最終因遠距離分手。

第二段感情:表面溫和可靠實質控制狂

之後亦玫遇到第二段感情,一個不論是長相或家世都很平庸的男人方協文(林更新 飾),他總能說出最動聽的話語,給予她無盡的浪漫和驚喜,讓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但兩人結婚後,她逐漸發現這個男人的真面目,原來他只是個會說甜言蜜語的渣男,以愛之名,實質行控制之欲,這段婚姻以離婚收場。這段經歷讓亦玫學會如何更理智地看待感情,不再輕易被表面的甜言蜜語所迷惑。

廣告
廣告

第三段感情:心靈契合的靈魂伴侶

亦玫和方協文離婚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遇到了第三個男人,一位與她心靈契合的靈魂伴侶傅家明(霍建華 飾),他們在困難時互相鼓勵,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後盾,這段感情讓她明白什麼是真正的理解與陪伴,只可惜命運再次捉弄她,傅家明壽命只剩下三個月,但即使如此,亦玫仍然不離不棄,陪傅家明走完最後的時光。這段愛情短暫美麗,即使兩人深愛著彼此,也無法白頭到老,這樣的淒美愛情讓亦玫十分心碎。

第四段感情:從年下小鮮肉身上掌握幸福密碼

最後,亦玫與一個年下小鮮肉何西(林一 飾)戀愛,何西是一個年輕且充滿朝氣的飛航員,他的出現為亦玫平凡的生活帶來了新的色彩。最後何西因考上民航,需要離開一年,他提出一年之約,等到自己回來後便與亦玫在一起,但亦玫拒絕。雖然結局沒有交代亦玫最後和什麼樣的人廝守終生,但過去的感情經歷讓她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並掌握到幸福的密碼,就是「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心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只有通過愛自己才能獲得。愛自己並不是自私,而是尊重自己的價值,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對生活的熱情」。

從四段感情找出幸福的密碼

當亦玫學會愛自己,她開始變得更自信和堅強,她不再依賴他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而是從內心深處找到平靜與滿足。這種改變使她變得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吸引到那些真正珍惜她的人。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密碼,而這個密碼的核心就是「愛自己」。我們應該從亦玫的故事中學習,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相信自己擁有改變命運的力量。當我們學會愛自己,就可以擁有充滿力量的內心,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挑戰,並最終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廣告
廣告

《玫瑰的故事》帶出的愛情觀1:女性不能戀愛腦

劇中金句:「愛情很重要,但人不能只有愛情,否則它會反過來消耗你」

愛情確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幸福、溫暖和滿足,但愛情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全部,我們不應該將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愛情上,否則愛情可能會變成一種負擔,最終反過來消耗我們的精神與精力。《玫瑰的故事》教會我們,人生不應該僅僅圍繞著愛情打轉,擁有多樣化的生活才能讓我們在愛情之外,依然過得充實和快樂。

《玫瑰的故事》帶出的愛情觀2:別被甜言蜜語蒙蔽雙眼

劇中金句:「千萬別相信男人的我養你,他只是以愛之名控制你」

「我養你」表面上看似溫暖與浪漫,但實際上卻可能成為一種控制手段。當女性完全依賴男性的經濟支援,她們的自主權和選擇空間也會隨之縮小, 這種情況下的愛情往往缺乏真正的平等,也容易讓女性失去自信,無法在關係中保持獨立的姿態。《玫瑰的故事》教會我們,愛情中最重要的是尊重與平等,任何以「愛」為名的控制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追求的是雙方都能在關係中自由地表達自己。

廣告
廣告

《玫瑰的故事》帶出的愛情觀3:要擁有敢於放手的勇氣

劇中金句:「你現在整個人生的弱點就是愛他,只要你說一句不要了,你還是那個魅力四射無限的女孩」

在愛情裡,我們常常會因為過度付出而忽略了自己,甚至失去了原本的魅力和自信。但《玫瑰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我,保持自信和獨立,畢竟只有當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時候,才能再次散發出無限的魅力。《玫瑰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完全依附,我們需要學會在愛中保持自己,懂得放手也是一種成長。

《玫瑰的故事》帶出的愛情觀4:寧缺勿濫

劇中金句:「人啊,不能餓著肚子去超市,會買錯東西,把本來不想要的東西放進購物車,同樣的道理,不應該在感覺孤獨的時候去談戀愛」

孤獨感可能會驅使我們急於尋找伴侶,希望借此填補內心的空虛,但往往會導致錯誤的選擇,甚至可能對雙方造成傷害。我們可能會因為渴望被愛而忽視了對方的缺點,最終在相處中發現兩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並不契合。《玫瑰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應該是兩個獨立且完整的靈魂相互吸引,而不是彼此填補內心的空洞。

《玫瑰的故事》帶出的愛情觀5:別把愛與執著混為一談

劇中金句:「為愛執著才是愛,為執著而愛只是鑽牛角尖」

《玫瑰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真正的愛是需要執著的,但這種執著不是盲目,而是在理智和感性之間尋找平衡。一段關係中,雙方都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這樣的愛情才會長久。「為愛執著才是愛」,正是因為對愛情的珍惜和不懈追求,才讓彼此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但有些人把執著錯誤地理解為無限的忍耐和犧牲,這樣的愛情最終只會讓人疲憊不堪。「為執著而愛」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折磨,並不能真正帶來幸福。

Text:Girls editorial

Photo Source:《玫瑰的故事》劇照

❣️ 立即 Follow 我們的 Instagram girlstyle.mag

🔔 訂閱 GirlStyle 女生日常 YouTube頻道

✨GirlStyle 女生日常手機應用程式正式登陸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