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媽偏心靚細妹,當面嘲家姐「嫁唔出」!家姐最終反成人生贏家?網民:內涵更重要
一個人的價值從來都不應該取決於外貌之上,正所謂「花無百日紅」,再美的容顏終有老去的一天,唯獨內在美才能伴隨一個人到老。早前就有網友在「香港討論區」發表貼文,分享自己一直以來因為外貌被親生母親嫌棄和攻擊的故事,引來熱烈討論。
故事中的主人翁有一個比她年輕3歲的細妹,大家都是同父同母所生的親生姐妹。只是她的妹妹從小就長得十分漂亮,而她自己的外貌卻完全不如妹妹。所以她的母親自小就特別溺愛妹妹,經常買新玩具給她;當兩姐妹吵架時,母親亦只會偏幫細妹。
事主的母親經常對她說:「做大嘅,即使細妹做錯,你都應該要忍讓佢」,更表示對她進行體罰就是為了示範給細妹看,讓她以後知道做錯事就會得到像家姐般的懲罰。
這名網友猶記得中學時,她的母親曾經在所有親戚面前直指她「生得唔靚,第時搵鬼要,一定嫁唔出,自己食自己」,甚至笑說她可能將來找工作時也沒有人願意聘請,反而生得漂亮的妹妹就不用擔心。
事主聽後自然十分傷心,當下哭了出來,但是她的母親卻反而數落她,指「講下都唔得,性格差,應該向細妹學習」。
近年這名網民踏入社會工作,開始學懂化妝打扮,成功交了男朋友,二人已穩定拍拖幾年並打算結婚。反觀妹妹因為公主病,經常被分手。而她竟然還嘗試過私下傳短訊姐姐的男朋友,指自己的姐姐性格有問題,要他考慮清楚是否要維持這段關係,當然事主的男朋友並無理會。
這名網友最後亦感嘆表示雖然明白社會現實,每個人都喜歡漂亮的事物,但是外表是否真的這樣重要?對她來說,內在美與外貌同樣重要,更表示希望自己的家人最終會明白這一點。
不少網民看到這個故事後,都紛紛為事主抱不平,並鼓勵她指:「靚人都會老,實力最實際,無謂比較,你行你條路畫出彩虹」、「人比人,比死人」、「女仔keep好身材+性格好,其實更受男仔歡迎、你媽睇嘢咁膚淺」、「外表係重要,但內涵、修養和品德更加更加重要」、「唔好聽佢講,天生唔靚後天都可以化妝,而且努力工作嘅女人都唔會差」
亦有人分析道細妹會擁有公主病,其實極有可能是拜阿媽所賜,在長期縱容和溺愛下造成這般性格。亦有人搞笑教事主反擊她的母親,如對她說「係啊!似你啊嘛!」、「無辦法啦,鬼叫我天生出嚟似阿媽呢!」
Text:Girls editorial
Photo Source:《女神降臨》,《她很漂亮》
更多相關文章
【日本皇室】愛子公主放棄訂造200萬皇冠!疫情下與民共苦,節儉作風、才德兼備獲認同
08 Apr 2021
即將迎接20歲的愛子公主是德仁天皇及雅子皇后的獨女,亦是日本皇室目前最年輕的女成員。按照慣例,日本皇室將會在她成年之時,為她打造一座專屬的皇冠,像早前的真子公主及佳子公主便分別花上了2856萬日圓以及2893萬日圓來訂製皇冠。
據悉德仁天皇及雅子皇后基於疫情下經濟下滑的考慮,所以向女兒提議省卻皇冠的支出,減輕國家負擔。而一向成熟乖巧的愛子公主亦欣然同意,成為了150年以來首位沒有皇冠的公主,為由國家支付的「宮廷費」省下近3000萬日圓,引來當地一片讚好!預計在12月的成人式上,她將會使用皇室的收藏品代替訂製的皇冠。
#飽受壓力
正所謂「欲成其冠,必承其重」,愛子公主雖然貴為皇室的一分子,但是因為外貌不如大眾預期,亦比不上其他公主一直以來都飽受批評。
愛子公主小時候因為是德仁天皇的掌上明珠,加上圓圓可愛的臉孔和笑容曾經也深受國民的歡迎。可是隨著步入青春期,她依然維持標誌性的圓臉以及一雙小眼睛,外貌並非如大眾預期中出落得超塵脫俗。外界亦不時將她與其他公主的外貌作比較,尤其是被喻為「最美公主」的佳子公主。
當提及日本皇室,或許不少人都會想起愛子公主的堂姐佳子公主。她因為清秀的外貌備受矚目,她戴上皇冠於大眾面前登場的那一幕更在當地掀起一股「公主熱潮」。
愛子公主就是在這樣充滿惡意比較的環境下長大,殘酷的評論最終拖垮了15歲少女的心志。當時她傳出長期缺席中三課程,亦一度陷入暴瘦,失去了笑容,臉容憔悴。而德仁天皇亦在當時承認女兒患病,不過就未有說明是否跟輿論壓力有關。
#才德兼備
不過幸好愛子公主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成功走出陰霾,褪去了昔日面對鏡頭時的閃閃縮縮,流露自信的氣質。事實上,愛子公主是同年齡層的皇室成員中成績最好的一位,可說是充滿內在美、才德兼備的公主。
德仁天皇便曾透露女兒的英語能力更勝自己,愛子公主更在2018年短暫地到過英國貴族學校、威廉和哈利王子的母校——伊頓公學遊學。在將來她極有可能跟隨父母的腳步,到頂尖學府牛津大學或哈佛大學完成大學課程。
成績彪炳以外,愛子公主也熱愛運動和音樂,曾在學校的管弦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絕對是能文能武!
如今愛子公主再次展現令人敬佩的一面,以節儉樸實的作風以及一直因外貌被忽視的才華成功令日本國民折服,證明了個人價值從不應只單單以外貌來斷定,能夠經歷年月考驗也依然不變的內在美更難能可貴。
Text:Girls editorial
Photo Source:Twitter@mipolin_tokyo,宮內廳